活动背景: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砰”的一声······
游戏实录:
只见扬扬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我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扬扬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扬扬,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我说道。“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扬扬委屈的说道。“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 听了我这么一说,扬扬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
分析:
1、扬扬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一些原因被其他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作为老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
2、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 ,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例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指导与调整:
1、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游戏中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遵守游戏的规则。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仔细地观察孩子,帮助孩子遵守规则是教师指导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扬扬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较好,但是做个性比较冲动,个别行为比较偏激。此时教师要针对性地教育,在各项活动中督促他,使他明白遵守规则的道理,在小朋友之间互相影响。教师指导的方式中也需要灵活机动,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过程显得自然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