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教学案例 > 正文
十月案例:我先拿的
发布日期:2018-11-01    作者:古华幼儿园   点击率:

 小一班 项红

背景:

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虽然游戏水平较开学初有所提高,但是在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还是会出现争抢的现象,在争抢现象得不到解决时教师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

实录:

在娃娃家中,唐可馨一边拉扯着娃娃的身体,一边和朱瑾儿争吵着。只见她们两个,紧紧地抓着娃娃的身体互不相让。看见我来了之后,唐可馨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家的妈妈。”这时,瑾儿也着急地说道“老师,我也要做娃娃的妈妈。”这时,我接过了她们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宝宝乖,不哭了。看,你们把宝宝都弄哭了。快跟他说声对不起。”“对不起!”唐可馨低下了头轻声说道。“娃娃说这次原谅你们了,可下次不可以再抢了。看着她们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我摸摸她们的头说道:“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一起做她的妈妈,你们愿意吗?”两个孩子一听,高兴坏了,赶紧点起了头。“但是娃娃又说了,你们两位妈妈以后再也不要吵架了,好吗?”“好”两人齐声说道。

分析与调整:

现在的孩子由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家人都非常宠爱他,放任他,迁就他,在家里都习惯独享玩具,因此,他们没有与他人商量的意识和经验,互相之间很容易为了某种共同的需求而发生矛盾。由于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得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和其他小朋友商量着来解决问题,不懂得谦让。一遇到不称心的事就不开心,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由于没有和同伴商量的经验,所以想不到要和同伴商量。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争抢玩具的情况经常发生。“两个”妈妈的出现既能解决幼儿争抢玩具的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教师参与游戏,以游戏者的身份在幼儿发生矛盾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商量。

  20181030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