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教学案例 > 正文
案例:我的钱没有啦
发布日期:2019-03-29    作者:古华幼儿园   点击率:
 

1 吴芸倩

背景:

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节,有在教师预设之内的的情节,也会有幼儿即时生成的游戏情节,教师要及时的支持和推进幼儿即时生成的游戏情节,帮助孩子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会性等,让幼儿尝试着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实录:

游戏正在如火如初的进行当中。有两位小顾客忙碌的身影在悠闲的“人群”之中尤为眨眼,只见AACC结伴同行有说有笑,一会儿去小吃店吃东西,一会儿又去超市购物,一会儿又去理发店。一会又去小吃店吃东西,很是享受消费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很快他们在小吃店遇到了困难。原来,自己存折上的钱花光了,AA一脸忧伤的说:“怎么办?我的钱都花完了但是我们还没有买单......CC很大方地表示:“没关系,我有,我请客!”但吃完这顿,AACC的钱都花完了。于是她们只能在教室里闲逛两个人闲逛。这时,在忙碌的小吃店老板听到了她们的困难,老板向他俩大喊:“来我这里打工吧,我这里很忙,需要一个服务员帮忙!”听了这些他俩有犯愁了:“啊?但是我们有两个人啊。”老板:“那怎么办?我们这里只能再招一个人,多了呆不下了。我没那么多钱。”一番商量之后他们跑来问我可不可以一起去小吃店打工。我告诉他们以后用钱的时候省着点花,并对他们说打工赚钱是一种办法,老板好心能帮你们其中一个解决困难,另一个可以再去想办法找个需要的地方打工。我们要感谢帮助你度过困难的人,你也要自己想办法帮助自己度过困难。

分析与调整:

1、不同的孩子在游戏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老师及时跟进游戏情节,并适时的进行引导。引导不只是单纯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

(1)让孩子在问题中习得相关的道理。现在的孩子做事情都比较的缺乏计划性。AACC最初是比较富裕的孩子,但是在漫无目的的挥霍中两个人很快就挥霍完了。当他们没有钱的时候游戏停滞不前了。这个时候老师要帮助孩子提升生活经验,做事要有计划性,不可以肆意挥霍。

(2)当孩子在遇到问题:“两个人都没钱却只能有一个人被老板找去打工”的时候,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并不一定两个人都非要在一个地方打工。

(3)情感的提升:教育孩子心怀感恩之心。因为是“老板”首先向遇难的人提供帮助的。

2、老板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性比较的强,同时也发现他是一个健谈、开朗富有想法的孩子。教师可以在集体讲评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情感经验,生活不一定只是生活,还要有爱。

3、打工赚钱是生成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必须对幼儿的生成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在必要时加以指导。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动态。

2019328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