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教学案例 > 正文
案例:点读笔助力个别化学习
发布日期:2019-11-28    作者:古华幼儿园   点击率:
 

点读笔助力个别化学习

古华幼儿园 大三班 陈萍

背景: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它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是深受幼儿欢迎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活动效果,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使之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宜,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意投放。但是在老师投放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许多幼儿无法自主解读老师投放的材料。在个别化学习中让幼儿看懂这份材料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实录:

元宝是我们班级能力较强的孩子,今天她选择了“转动的摩天轮”的个别化学习材料。可是个别化活动才开始没多久,元宝就不停的开始叫:“老师,我不会玩。”我走到元宝那里提示她探索材料的玩法,可是元宝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和元宝认真解释了一下这个材料的玩法:

1、先观察封面上的小秘密,小熊猫对应的是起始点。

2、小熊猫手里拿的两面旗帜是分辨代表方向,绿旗代表从右边开始数;红旗代表从左边开始数。

3、然后看里面的内容,红旗3就表示从左边开始数3个,将这个动物的卡片找出来贴在空格里。

经过连续几天地观察我发现部分孩子能在仔细观察后能了解封面和后面内容的关联,但是大部分幼儿看了看材料后选择放弃或者单纯把玩。于是我把材料进行了调整,直接把小熊猫放在大转盘上作为起始点,这样孩子们理解起来会容易很多。然后在操作的过程中加入了点读笔,进一步提示孩子。增加了点读笔之后这份材料变成了我们班的“网红材料”大家都想来试试小猫(点读笔)地问题。

分析与反思:

实自己罗列好了规则后我发现,这个材料度不在于有多难,而是老师在制作材料的时候无意间给幼儿增加了难度,还不能连续前后解读画面的孩子无法读懂规则。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很多老师觉得理所应当会玩、会操作的材料到了孩子手里却一筹莫展。我不禁反思:第一,我的设计意图是否合理;若目标的定位没有问题则考虑第二,我们和孩子们交流的媒介是否合适。

 加入了点读笔之后,第一玩法提示更明确,第二趣味性更足。这种多媒体互动的形式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激发了孩子探索材料的积极性。

材料是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充分发挥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点读笔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为幼儿自主探索、自由发展提供更多条件和空间。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