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给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又凸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课余时间离不开电子产品,户外运动越来越少,身体素质欠佳,低龄化近视率日趋增长。如何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如何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参加户外运动?
禁是没有用的,过段时间后这些高科技产品依然具有吸引力。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孩子有了让他心动、感动的体验后,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户外运动习惯。
这是国际幼儿体育学会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前桥明在2018国际幼儿体育交流研讨会上给出的解决之道。
膳食、运动、睡眠——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前桥明教授从近年儿童身体变化与对策、儿童的生活与运动、幼儿运动的意义与功能、儿童运动发展规律、幼儿体育指导的注意事项五个方面阐述了运动在儿童早期成长中的重要性。
同时,前桥明教授也指出,不要一味否定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学生学习过程作为辅助教学用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趣味性的学习。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做的是怎样让孩子爱上运动,从小养成自主运动、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合理的膳食、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如何专业化地引导孩子进行体育运动呢?
前桥明教授用“三动”:运动、心动、感动。科学化专业化趣味性的游戏设计吸引孩子的参与、每天保证幼儿园有60分钟的运动时间,开设系统的儿童体育运动课程;在家中有30分钟运动时间,开展亲子互动体操,父母与孩子一起运动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当然,在开展儿童运动的时候,必须是在安全的空间中进行。
董翠香教授指出关注幼儿体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如何从学理上探讨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体育是我国幼教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且不可盲目地一轰而上。
陈少青副教授认为正确引导孩子爱上运动的方法方式很重要,因为多数父母缺少专业化的指导,不能带着她的孩子尽量的去进行户外活动,孩子在父母或老人的陪伴下不能尽兴的去游戏,不能释放自己的天真,在户外操场上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互动游戏运动,孩子才会真正爱上运动。
幼儿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幼儿体育课程,让儿童在幼儿园安全且快乐地开展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