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教学案例 > 正文
案例:我给娃娃穿衣服
发布日期:2019-04-23    作者:古华幼儿园   点击率:
 

小三班 唐菲菲

背景:

娃娃家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他们也愿意摆弄游戏区中的材料。小班第二学期孩子们开始萌发自己的游戏方式,这时需要老师有善于观察的眼睛,适时给予幼儿支持,推动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实录:

    实录一:

宇轩和思钰在小熊家中做游戏,宇轩是爸爸,思钰是妈妈。“我来烧饭,你给宝宝喂饭好吗?”思钰妈妈抱着娃娃很认真地对宇轩爸爸说道。宇轩抱过娃娃,想了想说“今天我给娃娃买了新衣服,我们给娃娃穿新衣服吧!让她也开心一点。”说着,宇轩做着给娃娃穿衣服的动作,还真的挺象的呢!宇轩的动作激发了我的灵感,我想:对啊,何不在活动区中投入一些真正的衣服来让幼儿进行练习呢!于是,我就为孩子们制作了许多的衣服、裤子,让孩子们进行练习。

实录二:

又看见宇轩和思钰在娃娃家做游戏了,我特意把我制作好的小衣服和裤子拿给他们看,他们可兴奋了,马上给他们的宝宝换新衣服了,平时自己穿衣服都需要老师帮忙的小家伙竟然给娃娃穿起衣服,扣起纽扣,而且穿得还挺好的呢!后来,他还对我精心制作的小衣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挂起衣服、晾起裤子来。于是,我又为孩子们准备了绳子,让他们把衣服挂上去,体验成功的乐趣。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

分析与调整:

分析——

    孩子在娃娃家中不按照老师和同伴的意愿,按照原先的过程玩游戏,提出玩“给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分析原因有二:(1)小年龄的孩子独自行为较多,合作行为较少,不愿意喂饭只是孩子不想合作的借口。(2)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主选择和创新意识。

调整——

区域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发展的要求,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并不断创造、创新。在当孩子们生成出新的游戏方式:“给娃娃穿衣服”时,我及时地投入真实的材料(衣服、裤子、衣架),支持孩子的合理行为,使幼儿的兴趣明显的提高,动手能力也明显获得了发展。

小班幼儿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个别化的,而且喜欢开展平行游戏。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活动区是幼儿积累知识经验很好的途径。所以,我们在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时候,注意要为孩子提供分量轻、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同类数量多的操作材料,材料设计要与主题相结合,充分优化幼儿学习的方式。

作为教师,在开展学习活动前就要充分分析教材,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的内容作为个别化学习的内容,制作与主题相结合活动区材料,让幼儿获得最好的发展。

    2019329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