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幼儿园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班教研组活动计划
教研组名 |
大班教研组 |
教研组长 |
苑光玲 |
时间 |
2018、9 |
|||||||
一、上学期教研情况分析 |
||||||||||||
小教研教研情况 |
优势: 1、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有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占主导,亦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善于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2、整个班组的教研氛围良好。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能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共同学习有关个别化学习中教师介入和指导的理论知识,开展观摩活动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班组互动交流、学习,并针对不足进行调整为教师如何介入中班孩子的个别化学习给出建议。 不足: 个别化学习材料的设计在材料内涵的挖掘上还缺少一定的思考,在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上还有待提高。 |
|||||||||||
备课组教研情况 |
优势: 开展一课三研等教学实践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通过个别化学习材料制作交流评比、观摩优质园的优秀作品,提高教师对个别化材料的研究。 不足: 1、制定教案的能力薄弱,教学活动中缺乏创新意识,需通过不断磨课,提高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 2、常规的内容多,需要在平时工作中体现,要扎实规范。 |
|||||||||||
二、 本学期教研目标 |
||||||||||||
1、本学期专题教研是“提高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经验共享、达成共识等四步骤梳理出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几种策略,并将这些策略推广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提高教学质效。 2、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引发幼儿自主游戏环境。采用现场观摩、班组研讨、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互动式研讨,梳理游戏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角色游戏中对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能力。 3、加强教研组管理,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能承担各种教研组任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
三、教研内容 |
||||||||||||
教研内容 |
1、个别化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观察指导及交流分享。 2、探究大班个别化活动中的材料提供。材料要充足、并链接主题核心经验,同时材料要突显趣味性、可玩性、情景性、可操作性等。 |
|||||||||||
备课内容
|
1、交流教研计划,集体备课。 2、备课组加强对教材研读和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和解读,注重对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设计。 3、各类小结交流 |
|||||||||||
四、具体措施与安排 |
||||||||||||
小教研活动安排 |
||||||||||||
序号 |
活动时间 |
教研内容 |
教研对象 |
教研形式 |
负责人 |
调整 |
||||||
1 |
9、18(3周) |
交流教研组计划以及各班班级计划、家长计划
|
大班教师 |
交流、互动 |
苑光玲 |
|
||||||
2 |
10、17(7周) |
有效师幼互动 |
大班教师 |
现场观摩,讨论 |
苑光玲 |
|
||||||
3 |
11、6(10周) |
有效师幼互动 |
大班教师 |
交流、互动 |
苑光玲 |
|
||||||
4 |
11、27(13周) |
大班角色游戏环境如何创设 |
大班教师 |
交流、研讨 |
苑光玲 |
|
||||||
5 |
12、18(16周) |
如何丰富角色游戏情节 |
大班教师 |
交流、研讨 |
苑光玲 |
|
||||||
6 |
1、8(19周) |
角色游戏中的交流与分享 |
大班教师 |
观摩、交流 |
苑光玲 |
|
||||||
|
|
|
|
|
|
|
||||||
备课组活动安排 |
||||||||||||
序号 |
活动时间 |
教研内容 |
教研对象 |
教研形式 |
负责人 |
调整 |
||||||
1 |
9、11(2周) |
主题安排 分析《我是中国人》主题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 |
大班教师 |
交流 |
苑光玲 |
|
||||||
2 |
10、9(6周) |
《我们的城市》主题备课 |
大班教师 |
交流 |
苑光玲 |
|
||||||
3 |
10、30(9周) |
专题课集体备课 |
大班教师 |
观摩、交流 |
苑光玲 |
|
||||||
4 |
11、20(12周) |
《动物大世界》主题备课极个别化材料交流 |
大班教师 |
交流、研讨 |
苑光玲 |
|
||||||
5 |
12、11(15周) |
集体备课 案例交流 |
大班教师 |
交流、研讨 |
苑光玲 |
|
||||||
6 |
1、2(18周) |
集体备课 案例交流 |
大班教师 |
交流、研讨 |
苑光玲 |
|
||||||
7 |
|
|
|
|
|
|
注:各周研讨内容由班组长根据班组实践新教材实际情况拟订。(如:主题开展;区域材料投放;幼儿年龄特点;幼儿生活、运动、家长工作;社区资源;周计划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