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要让儿童在一日活动中以自发的游戏为主,但这却教师迷失了作为专业性教师的职责,不知如何在自由和规则之间寻找切入点。从而出现了儿童自发性游戏无教师的现象,让幼儿在游戏中放任自流,缺乏与课程融合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幼儿游戏,其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幼儿学习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的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道德、体质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一 、教师是儿童游戏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共玩角色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在幼儿按兴趣自主设计的角色游戏中,教师是他们的伙伴。在教师按目标设计的角色游戏中,教师是领路者、师长。教师角色的动态变化,将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教师、玩伴、和学生这三个角色在教师身上统一,如表所示:
游戏状况 |
教师角色 |
教师行为 |
儿童无力解决、需要帮助、出现不安、重复一件事较长时间而无进展、无所事事 |
高于儿童的教师 |
观察、指导 |
儿童需要伙伴、需要参与和引导、无所事事 |
平行儿童的教师、玩伴 |
参与、观察 |
儿童在专注、轻松、快乐时 |
低于儿童的玩伴、学生 |
观察、参与 |
游戏课程认为“教师即使幼儿的伙伴,幼师幼儿的引导着”应从本质上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教学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有利于教育要求的达到,又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完善。 所谓角色游戏,是以角色扮演,以人代人,以物带物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现状,灵活扮演各种角色,不失时机地给幼儿启发性的建议,引导幼儿扩展新的游戏主题。
二 、确立教师的指导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共性和个性结合,实施角色游戏。
1、认识角色游戏前的准备,树立师生共同准备的观念
通常我们可以将角色游戏分为准备阶段、过程和评价三个阶段。[1]角色游戏的准备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准备是指开展游戏活动,教师所提供的物质、经验、精神等方面的准备,如:游戏物品、场地、时间,与特定角色区有关的生活经验,鼓励、支持幼儿游戏的宽松的心理环境等。狭义的准备是指教师在每一次开展游戏前所做的组织工作,如组织幼儿选择、分配角色,进行场地布置等。中班教师应该充分、清晰地认识到角色游戏的两种准备,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加重教师每天游戏前准备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不会以牺牲幼儿的游戏时间为代价。例如在生活经验的准备上,中班教师总会把他它划入狭义准备的范畴,他们的广义准备只包括有形物品、设施、场地的提供,只要在幼儿游戏之前有一个角色游戏开展的立体空间就行,而生活经验的准备则主要留在了每日游戏之前或者游戏过程之中。有些主题并不是因为幼儿熟悉,而是在开设了该主题后再由教师来“启发”和“引导”,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同样,在游戏准备时,幼儿急于游戏的言行、神情会被认为是破坏了纪律,班级缺乏秩序感。实际上这都是未从“教师中心”中走出来。换位思考,对于活泼好动的中班幼儿,在面对他们喜欢的角色游戏时,怎么可能坐得笔直、眼睛看着教师、小嘴巴闭闭紧呐!教师应该从幼儿急于游戏的的急切言行中看出幼儿对于游戏的积极态度。
2 、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
幼儿在这一阶段内正式开始担任各自的角色,行使各种角色行为,在各角色之间相互交往,在交往中发展语言潜能、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正确知道对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角色游戏指导中,应该确立这样的知道观念:幼儿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角色经验,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场地时间等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准备。
三、灵活运用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一般为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或者遇到困难时、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你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大家一起出主意吗? 为了使下次玩的更开心,你们还需要什么?怎么做?这样,孩子们既能与他人一起分享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可以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同时又为下次游戏主题的深化做好了铺垫。但评价内容应随游戏的情况和内容灵活调整。
2、评价的形式和时机:
从评价形式看:可以是集中评价、小组评价、也可个别评价; 从评价时机看: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评价,也可以在游戏结束时评价; 从评价主体看: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幼儿自我评价。但评价的形式和时机也要随游戏的内容和需要灵活调整,如在我班开展的“大排档”那就出现过那样的一个有趣的问题。“点心店”的“大师傅”制作了新的“点心”,客人们怎样能够方便又快捷地了解呢?有的幼儿建议服务员向客人介绍,可客人那么多,服务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呀。这时,有幼儿想到了店里的“大菜单”,可以把新点心画下来贴到“大菜单”上,这样客人们就都看得到了。于是,“点心店”里多了一叠小纸片和水彩笔,幼儿可以随时推出自己的新式点心贴到“大菜单”上,还可以自己写上标价呢。
四 、发挥角色游戏的有效功能,发展幼儿素质。
角色游戏是游戏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游戏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幼儿主动的游戏活动和教师运用游戏手段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使3~6岁的幼儿体、智、德、美等多方面获得身心和谐的发展。游戏课程要塑造的幼儿基本形象是:“健康、文明、会玩、有爱心”
总之,教师无论怎样指导游戏,不管是以角色身份出现平行指导还是游戏观察,都是要在正确理念指导下进行,离开了观念,任何正确的方法也会转化为错误的方法,因此在游戏指导中,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只有唯一正确的观念。这是每个幼儿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必须首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