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之间的社交是非常重要的,友情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养分。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孩子们遇到小伙伴,总是能非常自然地成为好朋友,一起说说笑笑、游戏打闹。然而,总会有一部分孩子不爱和同龄人玩耍,或是很难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这是为什么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干涉吗?又该如何引导?一起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Q:我家孩子不太喜欢和同龄人或是比他更小的孩子玩,就喜欢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大朋友玩,这是为什么呢?而且孩子胆子很小,被打被抢被欺负了就只会哭,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李爱铭:首先,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喜欢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大朋友玩,这个也是正常的。因为同伴会给孩子很多的示范、引领,所以大的伙伴会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感到获得感更多。有些幼儿园就开展混龄教育,利用这种“大带小”的模式去满足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需求。
其次,当面对“孩子胆子小,被打被抢就只会哭”这个问题,首先家长不要代劳。当孩子与朋友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家长不要冲在一线去给孩子维权,过度保护只会剥夺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降低孩子的能力。当孩子来求助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孩子去找到让他自行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说有的小朋友抢他的玩具,就告诉他可以学会大方地分享,以消除冲突,而且还可以让孩子养成大度、不小气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其他孩子要来硬抢,这种情况要教孩子寻求帮助和“维权”。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向成人或者老师求助,告诉孩子哭是没有用的方法,只能宣泄情绪,以激励孩子自主、自强。
Q:我家孩子前两天生病在家,今天上学上到一半就闹着要回家。她们班是分组的,她经常和队长玩,队长告诉她他们队不能和其他队小朋友玩,她就真的不和人家玩了。我说你可以找其他小明友玩,但她就坚持说是队长不让她和别队的小朋友玩。姑娘在家说话表达都没问题,但是现在就是很难在外面自己交朋友,请问我们应该怎么鼓励?
李爱铭:这是幼儿的伙伴关系和领袖关系处理的问题。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过程中,伙伴交往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影响孩子同伴交往的因素中,排在首要位置的是老师,其次是家庭的教养模式,还有就是小朋友的相貌、气质等,都会对TA的同伴交往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这位家长讲的问题,主要是幼儿园里的领袖直接左右了幼儿的同伴交往,甚至造成了阻碍。这个问题,如果您自己跟孩子讲不通的话,可以尝试跟老师沟通。发挥老师对孩子在园的同伴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作用。可以请老师与孩子沟通,来开解孩子,告诉孩子小队长是伙伴,其他小朋友也是同伴,完全可以去跟其他小队的小朋友一起玩。然后,请老师在游戏和活动设置,包括分组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跨组交流与交往,打破小队长对孩子的单一束缚。
Q:我们家娃在家里很活泼,可去陌生环境就呆若木鸡,一声不吭,怎么才能让她尽快适应入园生活,顺利地与其他小朋友共处?
王菁:您描述的情况在许多孩子身上都会出现,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很敏感,面对熟悉的环境更有掌控感,表现就活泼大方;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就会有不安全感,表现得比较谨慎。
要培养孩子在陌生的环境表现大方的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可以带孩子参加她感兴趣的活动,在她感兴趣的活动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表现就会更自然;可以经常和孩子玩装扮游戏,家长扮演陌生人和孩子交谈,在游戏中,孩子多次体验与别人交往的场景,练习交往的方法,以后就会把在家里积累的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还可以在出门前告知孩子一会儿去哪里,和谁见面,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与他人见面时,家长要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当孩子开始愿意和别人交往,表现得比以前大方,家长要及时观察到并给予表扬;别人和孩子主动交流时,家长要学会等一等,留给孩子应答的机会,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回答。最后,切忌在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要求孩子和他人互动,也不要强迫孩子与他人交往,更不能因此批评责罚孩子。
Q:我家孩子有以下几个表现:孩子不愿意去其他小朋友家、也不愿意其他小朋友来自己家玩;喜欢自己的小被子,大小便的时候都会抱着小被子;有定期去早教中心上课,但是一直也没有固定玩伴;平时白天奶奶带,近期特别黏奶奶,做什么事情都要奶奶陪,不要父母。请问出现这些情况家长该如何引导?
陈斌斌:根据父母的描述,可能是孩子在社交方面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一方面,孩子平时都是奶奶带的,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所以自然而然地孩子把依恋对象转移到了奶奶身上,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作为父母,首先不需要特别担心孩子黏奶奶的问题,因为奶奶是主要照料者。
另外一方面,孩子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有交往,首先要看孩子这种情况出现多久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接下来可能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跟小伙伴玩的机会。首先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有小伙伴、有小朋友的时候会有多好,让孩子对小伙伴、小朋友有一个期望。另外,还是要给孩子多创设一些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相处的机会。比如可以邀请别的小孩子来家里做客,也可以带孩子去小区楼下玩耍,鼓励孩子主动去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或者邀请他们一起做游戏等。当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父母或者长辈也可以陪伴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陌生人给孩子带来的焦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