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是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课程指南中也明确指出:游戏活动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发展。
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如:创设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根据幼儿自主生成的游戏主题,按意愿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投放材料考虑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的个别差异,力求多样化、多层次,使幼儿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游戏中营造有利幼儿自主交流、评价的氛围,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意愿、想法,与同伴分享快乐。通过幼儿园、家庭、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在开放型活动环境中,提高自主性行为,也促进了幼儿健康情感的萌发。
以下是基于我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交流与分享的点滴感悟:
一、营造有利幼儿自主交流的氛围,为幼儿创设表达情感、共享快乐的机会。
1、每次游戏前,我们总是先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同时能主动去选择自己共同游戏的同伴。如:班中的幼儿张蕴萱平时声音很轻,在大家面前胆子很小,但是一经和同伴游戏,就会听到她充满快乐和清脆的声音,所以每次游戏时总引导胆子小、内向的幼儿在大家面前能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自己今天和谁在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等。一系列的互动追问,到学期末她在大家面前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有了提高。大部分的幼儿也在同伴的相互影响下能从愿意开口、逐步愿意找自己喜欢的同伴一起游戏!特别是班中的夏陈皓,开学初他只能说一个字、两个字,现能在同伴及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学说一句完整的话。给每一个幼儿有开口说一说的机会,做到我们心目中开展角色游戏的基本准则:能开口、动脑筋,真开心的要求,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们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是那么喜欢玩创设的角色游戏,游戏已经成为幼儿们一天中最向往的事。
2、每次游戏后,我们总是把幼儿游戏的视频和照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通过再现让幼儿进行对自己游戏的回忆,通过情境再现、回忆、感受、开口说一说等,幼儿们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整个游戏的过程就是享受已知、表现已知、升华已知的过程,游戏是幼儿成功、满足的快乐或失败情绪的体验。我们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不仅能增添游戏的兴趣,也提供了幼儿表现和发展的场所,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平行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用多种形式鼓励幼儿自主交流。如:有时,幼儿三三两两讲述个人的游戏感受;有时,则以主题为形式,讲述自己主题游戏内容中的新发现、高兴的事;有时请幼儿围绕游戏过程中生成热点或者碰到的困难开展讨论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意愿,流露自己的想法,与同伴相互体验分享快乐,幼儿们懂得了原来有困难可以找老师,也可以找同伴。
二、老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一定的支持强化幼儿自主性行为。
1、首先通过游戏评价进行个别指导。如游戏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游戏主动性、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差异很大,有的游戏自主性很强;有的则躲在一边不敢大胆游戏,如:王骏睿个性活泼好动,平时喜欢独自玩,在游戏中我们就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一起游戏,一次在小狗家看到他在给小宝宝喂蛋糕,我就及时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同时鼓励他:王骏睿现在自己会吃饭了,而且懂得会照顾小宝宝,是个能干的宝贝!在游戏分享活动中重点鼓励、表扬他的点滴进步,每一次的评价中总是给他一次次的肯定,在家里和幼儿园也要一个样哦!他开心地点头:好的,好的。学期末他的自信心逐步增强,他的奶奶也欣慰地说以前王梓睿从来不愿动手吃饭的,自从上了幼儿园终于会自己动手吃饭,身体抵抗力也增强了!幼儿从被动到主动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游戏中转化成一种主动的自主性行为。
2、其次,通过老师以提问、设疑等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提炼幼儿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对游戏的进一步自主探索兴趣。如:甲流乙流病毒高发时期,“娃娃”感冒发烧了,娃娃家爸爸在家里给娃娃打针,这个做法到底对不对?我们引导幼儿们以开小小火车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生病时的经验并及时进行了交流和提升,从而让幼儿明白了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的真正含义。在娃娃家中可以带上宝宝去班级的小医院看病,吃药打针,身体就会好了。这是老师在仔细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以平等游戏同伴的身份发表意见,其目的在于引起幼儿对游戏的进一步探索,体验游戏的成功,萌发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应该说,一次次的交流与分享活动既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达、独立自信、主动交往的能力,也促进了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发展。
三、良好的游戏氛围,逐步成为幼儿游戏中的一种内化行为。
1、当游戏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如有次在游戏时,娃娃家的小宝宝被脱了精光无情地放在地板上,我们看到就及时提醒:宝贝,你们家里爸爸妈妈会把你这样脱光放在地板上吗?冷不冷啊!小宝宝感冒发烧会很难受的哦!自此,小宝宝就又回到了安置的小床或者宝宝椅中了。特别是遇到细心的爸爸妈妈时,记得有次张芯蕊就把宝宝抱在餐桌旁的椅子上,然后一口口地喂着:蛋糕好吃吗?再来一口。奶声奶气地声音真好听,我及时鼓励她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妈妈”,她对着我甜甜地笑了。虽然她有段时间因被家中的小狗抓破了皮在家休养,但是一来园还是那么投入到游戏之中。还总是对着我说:沈老师,我最喜欢你了。其实只要老师一次肯定,一次鼓励,都给孩子留下了最美好的快乐时光。
2、每一个游戏区域整理有序、初步的规则意识逐步树立。刚游戏时,孩子们听到音乐就会急忙把玩具一股脑儿放在所有的箱子里。有时,幼儿们把玩具会遗漏在到其他的大箱子里,我们就引导幼儿,这个玩具是大箱子呢?大家通过一起想一想、找一找、放一放,终于把每一个游戏材料分得更清楚了。然后根据提供画有标志的大箱子进行分类整理。每一次一个重点的角色介绍,从小小的任务意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意愿找朋友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每一个幼儿都能把相应的材料送回相应的大箱子里了。虽然有时玩具放错,我们就会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一起帮忙,大的带小的,动手能力强的带能力稍弱的。在期间我们又将主题内容充实在角色游戏的材料箱子中,游戏活动开展有序井然,经过一学期的师幼共同努力,游戏活动快乐而精彩起来!
总之,角色游戏的有序开展中结合本班幼儿年龄和游戏特有的功能,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使幼儿的品格特性得到健康发展,为培养新世纪具有健全心理的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