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从第一届阅读节开始,图书漂流就成为古华幼儿园一道美丽的风景。活动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一本图书带回家,利用周末时间,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一起阅读,在第二周的周一交回给老师,活动也就结束了。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在交流图书的过程中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激发幼儿爱读书的兴趣和热情。然而我发现,每次阅读节的图书漂流活动,还是比较停留在表面的,教师先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位幼儿也交来了图书,但利用率仅仅在3%,如果以全园来算,那就更低,交流分享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针对出现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图书漂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个活动的层面,而应该有先期准备(包括家长)、后续需要跟进的内容以及图书漂流分享所留下的痕迹,所以我决定在班内开展一次真正有意义的图书漂流。对于学龄前幼儿,要达到自主阅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亲子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让绘本进入漂流袋,形成流动图书馆,营造家园互动的书香氛围,更加全面深入的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亲子阅读教育活动。
我们在班级QQ群上发起讨论,向家长说明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并且引导家长与老师一起参与图书漂流的活动准备,共同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
首先,家长和老师共同为每位幼儿制作一个结实耐用的绘本漂流袋。正面配以透明插袋,在插袋里放入此漂流袋的编号及袋内所放绘本的信息(图书封面照片、提供该书的小主人照片),我们期望每个孩子有参与活动的愿望和自豪感。
其次,指导家长购买国内外优秀图书。我们将家长提供的图书,一本一本挑选,做到不重样。然后根据幼儿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将所有图书进行分类,再分别装入相应的漂流袋中。每个袋中除了一本图书、亲子阅读基本方法指导和阅读须知外,我们还特制一辆“阅读小火车”用于收集幼儿和家长的阅读心得、感悟等。“阅读小火车”上幼儿用作画或幼儿口述家长记录的形式,记录下亲子阅读的感受,下周与书本一起带回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调换交流。家长和孩子还可以看到其他孩子和家长对不同图书的阅读感受。
最后,制定规则,为绘本漂流保驾护航。规定每周五为漂流袋交换的日子,保证每周孩子都能带不同的图书回家阅读。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护好袋子和里面的图书,养成爱惜图书的习惯,保证带回去的图书完整无缺。这看似简单的程序的背后,教师都付出了繁重劳动。同时,也促使家长每天再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和孩子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更收获了浓浓的亲情。
“图书漂流”活动滋润着每一个幼儿,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书的兴趣和读书的热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信,图书会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带给孩子们,将更多的惊喜带给家长们。孩子们在幼儿园通过长期、日积月累的阅读,也会积淀人生更多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