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是孩子最喜欢、最快乐、最能自由表现的活动,也是获得情感发展、社会性交往最多的活动。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幼儿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由直觉行动性开始转向具体形象思维,游戏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幼儿年龄尚小,社会经验欠缺,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难题,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给予帮助支持,甚至需要老师在游戏后的交流与讲评来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因此,老师的观察与支持至关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达成了一些共识:
一、用心地观察游戏
通过实践和研讨,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观察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观察的过程中分析幼儿的行为也至关重要,只有前面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经验,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行为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更有效的观察呢?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梳理出了几点观察的契机:
1、 孩子多的地方可能有生成的故事发生
因为游戏的时候当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会有许多交往行为出现,或者孩子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在一起想办法如何去解决,这些都能体现幼儿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情节等等。
2、 孩子少的地方有推进游戏发展的契机
一般情况下,每次游戏中可能都会出现冷门的地方,小顾客来光顾的很少,而店里面的工作人员有的可能无所事事而有的孩子可能会另辟蹊径,所以教师这个时候可以沉下心来仔细观察幼儿出现的游戏行为。
3、 个别幼儿的游戏行为可以作为观察重点
教师可以选择班级游戏水平比较高的幼儿作为观察的重点,将其在游戏中的游戏片段用多媒体拍摄下来,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游戏发展。同时游戏水平一般的幼儿也可以作为跟踪的对象,这样通过观察分析,在游戏后进行有效地讲评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二、材料的支持推进
通过对材料的支持帮助幼儿拓展游戏、深入开展游戏幼儿。尤其是小年龄幼儿很容易受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支持幼儿互动的游戏环境尤为重要。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发现材料投放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材料投放随游戏的发展步步深入,而不是一蹴而就。教师要善于在游戏中“等待”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经验;用材料催发幼儿游戏行为的产生。当幼儿在游戏中缺少材料或材料不适宜时,教师要给与支持。当幼儿在游戏中停驻不前时,教师要通过材料的调整来给与推进和引导。
中班的孩子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和替代行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在中班期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适量的成品及半成品材料在游戏区中。例如:在“超市”游戏区投放收集的各种瓶瓶罐罐、空点心盒作为商品进行出售;在“点心店”游戏中提供各种毛绒球、纸片鱼、小竹签等,这些材料经过简单制作可以做成肉串、烤鱼等各种游戏材料。这些材料的提供不仅让角色有事可做,同时灵活性也增强了许多,小厨师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进行现场加工,同时角色间的互动也增多了。简单的材料促进了孩子动手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教室的一角教师还可提供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孩子游戏时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东西,当孩子根据角色的需求要制作一样物品时,百宝箱就能满足他的意愿。例如:娃娃家需要一台电视机而没有时,孩子就会在百宝箱中找到一个纸盒作为替代物把它装扮成一台电视机。当他们在游戏中需要一个手机时,他们也会在百宝箱中找到-个长方形的积木替代手机。半成品材料和百宝箱中各种材料的提供满足了孩子游戏中的各种需要,推动了游戏情节的丰富和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多元的讲评方式
分享活动的形式只有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思考回答,孩子们的兴趣点就会逐渐减弱,因为中班的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5到25分钟,所以教师要把握住黄金时间与幼儿分享互动。在实践研讨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以下几种讲评方式:
1、再现式
再现式游戏讲评即让幼儿再现游戏过程中某些重要的角色行为、语言等。如果教师想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某些技能,强化游戏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言行时,一般采用再现式讲评方法。如游戏时,娃娃家的妈妈有模有样地为娃娃洗澡、穿衣、洗衣、晾衣。讲评时,就让她把刚才的角色行为再现一次,为幼儿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时可以运用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来再现,幼儿的兴趣会更高。
2、讨论式
讨论式游戏讲评即教师提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如果教师想让幼儿在游戏中丰富感性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选择讨论式讲评方法。当游戏中某个店生意不好的情况,教师可以抛出问题让幼儿讨论一下如何能使生意好起来?这样通过幼儿积极的讨论交流,一定会找出丰富游戏情节的方法。
3、随机式
随机式游戏讲评即抓住“契机”,就游戏情况立即进行讲评。如教师观察到美食店的厨师用薯片筒的盖子作为削土豆皮的工具,完成了削土豆的任务,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于是立即就让幼儿介绍这个创造性表现并让大家分享。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如果不及时将这些闪光点在集体面前加以肯定,这种无意的、随机的闪光点就会自生自灭。反之,闪光点就会变成闪光面。
4、情感式
情感式游戏讲评即注意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如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的宝宝在睡觉,爷爷不停地咳嗽。娃娃家的爸爸就说:“爷爷生病了,我们送他去医院看看吧。”教师在游戏讲评时,就可以以此事件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除此之外,讲评的方法还包括:介绍式讲评、现场讲评、评价式讲评等,教师应根据游戏的目的、讲评的目的及游戏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行之有效的讲评方法,并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交替使用,使讲评活动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其自身的教育价值。
总而言之,要开展好角色游戏,必须在仔细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了解幼儿游戏现象背后的教育价值。同时,在材料方面适时地推进和调整,多增加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另外,在讲评的时候,教师要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切合其游戏能力实际,讲评点要根据其价值进行有效取舍,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从孩子的游戏中不断地积累讲评的方法与策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能力,使孩子们的游戏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意,促进角色游戏更加深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