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深入贯彻区第23届教学节“全面课程 校本特色 人文课堂 有效教学”的主题,加快推进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向区域性、品质化发展,构建“教师欣赏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个体主动发展、同伴真诚合作”的人文课堂。我园从实际出发,加强园本课程的开发,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增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课程执行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园本课程。
二、教学节主题
全面课程 校本特色 人文课堂 有效教学
三、组织网络
1、教学节领导小组
组长:侯丽萍
副组长:蔡丽丽、金慧蓉
2、教学节工作小组
组长:蔡丽丽、金慧蓉
组员:张凤琴、汪毓红、何萍、沈小红、钱丹、苑光玲、吴芸倩、朱萍萍、徐萍
四、工作重点
1、立足园本,加强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和优化,完善幼儿园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2、积极探索校本特色项目,优化课堂组织形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打造人文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3、以“教学达人”、“才艺明星”等评选活动为推动力,创设优秀教师展示平台,提高我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4、结合“幼儿园阅读培训”项目的实施,开展优秀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提高特色课程研发力。
五、教学节具体工作安排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上旬)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各条线及组长为成员的第23届教学节领导小组,落实分工安排。
2、传达局教学节开幕式精神。
3、结合区“第23届教学节工作意见”文件,制订园教学节计划,并根据本园实际情况调整保教计划,贯彻落实教学节各项工作。
4、召开幼儿园教学节动员大会,领会教学节思想内涵。让每位教师都充分理解幼儿园的教学节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并明确各自的具体任务。
(二)行动、实践阶段(2018年10中上旬—2018年12月)
根据《奉贤区第二十三届教学节工作意见》的精神,以园新三年发展规划为目标,结合本园实际策划活动方案,贯彻、落实教学节各项工作。
1、注重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1)进一步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教师成长手册》等相关文本精神,不断领会和深化课改理念,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2)通过观摩市、区级专家的讲座,帮助教师理清思路,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指引新的方向,促使教师将新理念运用到实践,改善教育行为。
(3)通过专家讲座、自主学习、交流辨析等形式,拓宽教师的学习途径,缩短理论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差距,提高保教工作的质量。
(4)借助项目研究的力量和智慧,结合实践观摩、实录分析、资料积累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和深化本园的课程建设。
2、立足教学实践,深化保教研究
(1)坚持以“大教研把方向、梳理念,小教研重实践、理经验”的思路,以“第一现场式”的研讨和展示相结合,全面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教研活动做到在实践中找问题,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切实帮助教师把目光聚焦幼儿,通过现场教学观摩,现场录像拍摄回放等方式,让教师对师幼互动中的优势和问题得以诊断,提出最“优”互动情境,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
(2)园本特色课程——“幼儿园阅读活动”项目研究,通过名师祝晓隽的定期专题学习,以理论学习——现场观摩——互动总结的研讨模式,深入开展园本课程的实践研讨。
(3)以教研组、备课组为阵地,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日活动,结合教学薄弱点开展新教材课例研究、特色活动实践、游戏现场观摩研讨现场评析等,进一步聚焦课堂,形成团结合作的研究氛围,提高教师们实践研究能力。
(4)开展一课三研和备课组活动,尝试行政蹲点指导,参与班组的学习、教研活动,深入了解各班组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领。
3、开展丰富活动,促进共同发展
(1)教师发展
* 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教学技能评比,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 信息化背景下推进课程发展,进行信息化教学具评比活动。
* 结合园本特色教研“阅读活动”项目,和名师面对面,开展优质阅读研讨活动。
* 开展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激发教师的能动性。
* 不断完善和优化园课程方案,形成和积累优质的活动方案。
(2)幼儿发展
* 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增长幼儿见识。加强部门和班组间的结对活动,如大带小、串门子活动,使活动丰富多彩,使幼儿自主发展。
* 继续开展“每月好宝宝”评选活动,为幼儿搭建充分展示自我、展现个性的舞台。
* 借助各种节庆活动开展幼儿活动,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国、爱家乡、爱家人的情感。